search
   
   
 
 

首页 > 新闻中心

漳州烙画师郑锦胜潜心研究 筷子上烙写《百家姓》(图)

发布日期:2010/12/31 

漳州烙画师郑锦胜潜心研究 筷子上烙写《百家姓》(图)
  台海网7月6日讯(导报记者苏演卿张炎妍实习生吴杰明文/图)此前,漳州市龙文区知名烙画师郑锦胜的微烙技术在圈内已是小有名气,他曾在40多厘米长、6厘米宽的细长木板上,用电烙铁烙了1万多字的《毛泽东诗词》。

  最近,他又在象牙材质上烙字,一根象牙筷子的上半部分,居然烙上了504字的《百家姓》。

  昨日,记者采访了郑锦胜。504个小字烙到筷子上

  昨日下午,记者在漳州市漳华路长福路段见到了“神奇”的筷子作品,这根略微发黄的象牙筷子与平时使用的筷子一般大小,上方下圆,上半部分密密麻麻烙了504个小字,筷子上端“百家姓”三个稍大的字肉眼还可看清,但是小字内容却极难看清。

  通过放大镜,记者看清了其非凡之处:“赵钱孙李周吴郑王”等等竖着往下,整整齐齐排在筷子的四面。作者郑锦胜说,上面刻了504个小字,而筷子材质是象牙,是一个朋友送的。

  除此之外,他在象牙残片上烙的《般若波罗密心经》、烙画等等,做工都极其精细。

  学了会计却爱上烙画

  郑锦胜今年33岁,是龙文区蓝田镇梧桥村人,出身农民家庭,现在他的店面里面挂满了烙画,墙上挂着“十大民间青年文化艺人”、“民间艺术十大名家”等奖状,丝毫看不出他曾经学过会计。

  1998年,自幼喜欢画画的郑锦胜会计专业毕业后,在一家厂里打工,偶然看到一个朋友用电烙铁在木板上作画,于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,自己花了20多元钱,买了一把电烙铁,学着烙画。“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,烙了第一幅画———关帝,拿去卖掉了,卖了600元。”郑锦胜回忆道。

 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,郑锦胜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投入到烙画中。初学虽显“拙劣”,但郑锦胜现在的技艺在漳州烙画界已经数一数二,现在烙一幅关帝画,他说:“一个多小时就够了。”

  不求卖钱潜心研究微烙

  几年之后,郑锦胜的烙画作品在漳州小有名气,并且能够维持家庭花销。对烙画如痴如醉的郑锦胜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三合板、木板材质的作品,他在材质、规格上寻求突破。

  2005年,经过7个月的烙制,长2.44米、宽1.22米,由32个观音头像、千只观音手、千只观音眼组成的《千手观音》问世。此后他又在单层宣纸、鸵鸟蛋上烙画,“电烙铁温度一高,宣纸易破,而鸵鸟蛋则需要高温,而且表面光滑,这两种材质是两种极端,需要掌握适中的温度、力度、着力点,我也是一直在练习。”他说。

  而这两年,郑锦胜潜心研究微烙却不求卖钱,并试着在象牙上烙字,“象牙非常坚硬,但是表现力最好,而难度却也最大”,郑锦胜说,自己在象牙上烙细小的字,完全是凭感觉,因为无法打底稿。

  行业瓶颈未能打开市场

 

  展出的时候,郑锦胜的作品都能引起注意,但是很多人却不相信是电烙铁烙出来的,“没有相关的一些工艺标准,这个行业也未能打开市场。”几年来,郑锦胜不知道培养了多少拨徒弟,但是“很多徒弟学个皮毛就走了,有的自己烙画出去卖,不少又改行了。”

  虽然这个行业发展有着瓶颈,但是郑锦胜仍然在改进自己的工具,改进自己的工艺,他追求的并不是物质上的回报,而是更高超的艺术作品。他说:“艺术无止境。”


服务热线:086-0635-7775555

福斯特激光 版权所有